一念关山电视剧全集免费观看,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,内射老阿姨1区2区3区4区,亚洲AV怡红院

產(chǎn)品中心

傳動鏈條

小型輸送鏈條

大型輸送鏈條

特種輸送鏈條

工程鏈條

起重鏈條

不銹鋼鏈條

頂板鏈/鏈板

鏈輪

同步帶輪

齒輪齒條

蝸輪蝸桿

聯(lián)軸器

聯(lián)結(jié)件

圓環(huán)鏈&吊具

輸送帶

脹緊套

離合器

過載保護設(shè)備

制作工藝

CrWMn鋼制滾絲模熱處理工藝改進

日期:2016-07-11 15:22:08

 一、前言

CrWMn鋼制滾絲模采用碳氮共滲再進行螺紋滲硼的復合滲強化工藝后。滾絲模表面共滲層深度達0.3mm,共滲層表面硬度高于碳氮共滲強化表面硬度,取代了氰化鹽浴滲碳工藝,保護了環(huán)境。新工藝已應用于工業(yè)生產(chǎn),滾絲模平均使用壽命達到了120萬件,取得了較好的經(jīng)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

CrWMn鋼制滾絲模(滾絲M8~M45mm),采用氰化鹽浴滲碳工藝經(jīng)680℃預熱、820℃淬火、200℃回火,清洗處理后表面硬度為48~52HRC。在使用過程中經(jīng)常發(fā)生早期失效,形式有:牙紋剝落、崩刃、堆牙、牙紋過早磨損、牙型剝落等。滾絲模平均使用壽命不到20萬件,主要原因是滾絲模在鹽浴加熱處理過程中,滲碳溫度高,淬火后零件發(fā)生表面脫碳、過熱和腐蝕,嚴重降低了表面硬度、強度、耐磨性、抗疲勞等性能。另外“三廢”污染嚴重,耗電大。經(jīng)反復探討試驗,采用碳氮共滲再進行螺紋滲硼的復合滲強化工藝,表面共滲層達0.3mm,硬度為1600~1800HV0.1,基體硬度為58~60HRC,滾絲模早期失效極少,達到了平均使用壽命120萬件的要求。

二、試驗材料及試驗方法

試驗材料:CrWMn鋼。

試驗方法:氣體碳氮共滲在RJJ-6-9T井式滲碳爐中進行,采用微機自動控溫,試驗溫度為720、740、760、780、800、820℃。滲劑為氨氣+甲醇+煤油。將自行研制的催滲劑裝入不銹鋼容器內(nèi),與試樣一同放入爐中。試樣加工成Φ20mm×100mm試棒。采用HBRVU-187.5布洛維光學硬度計和HX-3型顯微硬度計測量表面顯微硬度,用金相法測量滲層厚度。

試驗過程

1、滲劑的選擇

對滲劑的選擇應具有熱分解溫度不太高,原料供應充足和價格低廉等條件,為此對煤油、甲醇、乙醇、甲酰氨、丙酮、苯胺及氨氣等有機化合物進行了試驗,發(fā)現(xiàn)用煤油作滲碳劑,爐內(nèi)碳黑較多,爐氣碳勢偏低。硬度不能滿足要求。用甲醇作載氣,苯胺作富化氣,爐內(nèi)碳黑較少,但硬度過高。用甲醇作載氣,煤油作富化氣,爐內(nèi)碳黑則更少,可進行氣氛的碳勢控制,試棒硬度在58~62HRC。

故選擇甲醇作載氣,煤油和氨氣作滲劑進行碳氮共滲處理,碳勢用CO2紅外儀器控制。

2、稀土催滲劑的配制

在滲碳劑中加入自行研制的液態(tài)稀土催滲劑可使?jié)B速提高30%~50%。稀土氯化物(RECl3)可直接向有關(guān)化工廠購買。根據(jù)需要將稀土氯化物按不同比例溶于甲醇或乙醇中,得到稀土催滲劑,即可直接滴入井式滲碳爐中進行催滲處理。經(jīng)查閱相關(guān)文獻和反復試驗論證,得到稀土碳氮催滲劑的最佳質(zhì)量(g)比為甲醇:甲酰胺:尿素:稀土=1 000:(160±30):(130±10):(7±3)。稀土催滲劑的用量根據(jù)工件裝載量和表面積大小等因素進行調(diào)整。

三、工藝參數(shù)的確定

1、共滲溫度

碳氮共滲含氮量隨著溫度提高而降低,滲層厚度又隨著溫度提高而提高,要保持一定的含氮量和一定的滲層厚度,結(jié)合滾絲模要求滲層不厚和變形小,考慮溫度選在720、740、。760、780、800、820℃6種。試驗結(jié)果如圖2所示,隨著溫度的提高,共滲層厚度呈上升趨勢,考慮工藝操作及組織、硬度和技術(shù)指標質(zhì)量的穩(wěn)定性,最后選用800℃為共滲溫度。

2、共滲時間

 

圖3為采用800℃共滲溫度,滲層厚度隨時間變化曲線。滲層厚度隨時間延長呈上升趨勢。共滲90min的滲層厚度達0.2mm以上,共滲180rain滲層厚度達0.4mm,根據(jù)滾絲模滲層厚度要求大于0.25mm。故選用150min共滲時間。

圖3還顯示,當時間超過180min后,催滲劑對滲層厚度的影響明顯下降,共滲180rain的試樣與共滲240min的試樣滲層厚度相差很小。原因是在共滲初期,試樣表面還沒有形成一定厚度的滲層,共滲過程的控制因子主要是產(chǎn)生活性原子的界面反應和吸收活性原子的過程,因此催滲的效果明顯;共滲180min后,試樣表面已基本被碳、氮原子所飽和,因而吸收活性原子的速度減慢,催滲效果不及初期明顯。

 三、工藝操作過程


 

氣體碳氮共滲工藝的質(zhì)量控制,實際上是控制共滲工藝過程的碳氮勢,可用CO2紅外儀控制。操作過程包括開爐前的準備,零件裝爐及裝爐后的排氣,共滲處理及零件出爐后淬火、回火等階段,保證工藝穩(wěn)定,共滲件質(zhì)量得到保證。綜合工藝試驗,并經(jīng)過反復驗證,得出圖4滾絲模復合滲強化工藝。

將經(jīng)碳氮共滲的滾絲模螺紋表面粗糙度研磨至Ra0.8µm,清理干凈后,涂以膏體滲硼劑(膏體滲硼劑質(zhì)量分數(shù)為:Na2B4O725%+KBF410%+稀土氯化物5%+石墨60%)。自然干燥后,密封裝入滲箱,進行840℃×3h滲硼,保溫后開滲箱直接對滾絲模螺紋噴10%NaCl水溶液冷卻,淬火冷至200℃后油冷,立即轉(zhuǎn)入240℃硝鹽槽內(nèi)回火2h。

1、準備工作

開爐前必須檢查滲劑管路系統(tǒng)是否暢通,爐罐及排氣管清理干凈,檢查清理完畢后將爐溫升到共滲溫度。

2、裝爐密封

裝爐量應按照裝爐工件的總面積來衡量。表面積越大,需補充更多的滲劑,才能保持較穩(wěn)定的碳氮勢和滲勢,60kW井式爐裝爐工件表面積6~9mzo按照工藝規(guī)范將擺放整齊的工件裝入爐內(nèi).密封爐蓋后升溫。氣體滲碳爐風扇軸加雙密封環(huán).爐蓋采用雙層密封刀槽。

3、排氣

采用大劑量排氣可縮短排氣時間。在爐溫回升過程中溫度較低,而氨分解的溫度較低(600℃裂解率達99%以上),排氣效果較好,但通入大量氨,特別是未充分干燥時,因露點升高使氧化加劇,在爐溫回升過程中,采取先通氨(封爐后就開始通氨)后滴入甲醇、煤油排氣。爐溫恢復正常后,延長30 min左右使工件燒透,并使爐氣恢復正常。爐子到溫后.取氣樣分析,使CO2控制在0.3%以下,碳勢在1%以上,此后進入正常共滲階段。排氣階段及時點燃廢氣火苗。

4、共滲處理

進入正常共滲階段后,將甲醇、煤油滴量調(diào)整到正常加入量。關(guān)小排氣閥,使爐壓控制在20~40Pa,廢氣火苗呈杏黃色,高度120~150mm。

5、淬火及回火

共滲處理結(jié)束后,切斷電源,出爐淬火。

四、試驗結(jié)論及分析

1、金相組織

共滲層的金相組織為:細針狀馬氏體+少量殘留奧氏體,粗大的碳化物變細小,重新分布趨于均勻,使晶粒細化。碳化物顆粒平均尺寸為0.1µm,晶粒細化達到10級。

在操作過程中,如果出現(xiàn)排氣不完全,共滲劑滴量不穩(wěn)定,爐溫偏低等熱處理工藝失?,F(xiàn)象,在共滲層的金相組織中就顯示出下列缺陷:表面產(chǎn)生大塊狀碳氮化合物或網(wǎng)狀屈氏體.出現(xiàn)這種組織對零件的硬度及耐磨性都是不利的,必須嚴格執(zhí)行熱處理工藝。

2、滲層硬度測定

經(jīng)HX3型顯微硬度計測定的滲層顯微硬度分布情況由圖5可見,表面硬度1600~1 800Hv0.1,在200pm內(nèi)維持較高的硬度值,隨后硬度值降低,平緩地過渡到心部。經(jīng)布洛維光學硬度計測量,基體硬度為58~60HRC。

3、采用稀土催滲劑對滾絲模復合滲強化工藝過程的影響

工件有效滲層厚度提高到0.3mm以上,高于普通碳氮共滲的0.20~0.25mm,有效滲層硬度值提高到1600~1800HV0.1,山高于普通碳氮共滲的600~800HV0.1山工件獲得了更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。取代了氰化鹽浴滲碳工藝,消除了“三廢”環(huán)境污染,保護了環(huán)境,新工藝已應用于生產(chǎn),滾絲模平均使用壽命達到了120萬件,取得了較好的經(jīng)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

?

公司地址:廣州市黃埔區(qū)黃埔東路9號   聯(lián)系電話:020-22197679 22197689 22197889   粵公網(wǎng)安備 44011202001507號 廣州隆德鏈條重機有限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 粵ICP備11100883號